Sitemap
新闻中心
News centres
公司简介
联系我们
公司新闻
荣誉资质
企业文化
人才招聘
电缆桥架应力分布监测方法

电缆桥架的应力分布监测是确保其结构安全、预防过载变形的重要手段。以下是系统化的监测方法,结合技术原理、适用场景及实施要点:


一、核心监测技术对比‌

方法‌ ‌原理‌ ‌适用场景‌ ‌优点‌ ‌缺点‌

电阻应变片‌ 金属应变导致电阻变化,换算应力 短期载荷试验、关键点位监测 成本低、精度高(±0.1%) 易受温湿度影响,长期稳定性差

光纤光栅(FBG)‌ 应力改变光栅波长,解调仪读取应变 长距离、强电磁干扰、易燃环境 抗腐蚀、抗干扰、多点分布式监测 安装复杂,设备成本高

振弦式传感器‌ 钢弦频率随应力变化,电磁激励测频 长期结构健康监测 长期稳定性好,耐潮湿 体积大,需焊接或预埋

数字图像相关(DIC)‌ 表面散斑图像位移计算全场应变 实验室模拟、局部冲击评估 非接触、全场测量 需光照稳定,现场应用受限

声发射技术‌ 捕捉材料塑性变形或裂纹扩展的声波信号 疲劳裂纹早期预警 实时动态监测缺陷演化 需排除环境噪音干扰

二、关键实施步骤‌

电缆桥架测点布设策略‌

高风险区域‌:支架支座处(应力集中)、跨中(最大弯矩点)、弯头/三通连接处、腐蚀减薄区。

布点密度‌:每跨至少3点(两端支座+跨中),腐蚀区域加密50%。

对称布点‌:梯架两侧边梁同步监测,消除偏心载荷误差。


环境补偿机制‌


温度补偿‌:并联安装温度传感器(如热电偶),实时修正热应力(公式:σ_真实 = σ_测量 - E·α·ΔT)。

湿度防护‌:重庆等高湿环境需采用IP68封装传感器,应变片表面涂覆环氧密封胶。


数据传输方案‌


方式‌ ‌适用场景‌ ‌特点‌

工业总线(RS485) 短距离、强干扰环境 抗电磁干扰,传输稳定

无线传输(LoRa) 分布式、难以布线场景 低功耗,穿透性强,覆盖半径>1km

光纤传输 长距离、高带宽需求 抗腐蚀,适合重庆酸雨环境

三、重庆特殊环境应对措施‌

抗腐蚀设计‌

传感器选型:优先选用‌不锈钢壳体‌或‌全密封光纤光栅传感器‌。

桥架基材:避免监测铝制桥架(酸雨加速腐蚀),推荐热浸锌钢或不锈钢桥架。

振动干扰抑制‌

山地地形振动区采用‌MEMS加速度计+低通滤波算法‌,分离结构应力与机械振动噪声。

凝露防护‌

桥架内部加装‌微加热带‌(功率≤10W/m)或‌吸湿材料‌,防止冷凝水导致电气短路。

四、数据分析与预警阈值‌

基线建立‌

空载状态下连续监测24小时,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应力基线(σ₀)。

趋势分析‌

腐蚀导致的应力递增:若月均应力增幅>5%,触发锈蚀减薄预警。

疲劳损伤:频谱分析发现共振频率偏移≥2%,提示结构刚度下降。

五、低成本工程替代方案‌

人工巡检法‌

挠度监测‌:激光测距仪测量跨中下垂量,‌安全阈值:δ ≤ L/200‌(L为跨距)。

敲击检测‌:锈蚀区域敲击音调空洞(对比健康区声频差异≥15%)。

贴片式应变指示带‌

在关键点粘贴‌应力敏感变色薄膜‌,超限时永久变色(精度±10%)。

六、标准合规性参考‌

国标要求‌:GB 50303《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规定桥架挠度≤L/200。

行业标准‌:JB/T 10216 要求振动环境下应力波动幅度≤±15%。

七、实施流程(附决策树)‌

A[监测目标] --> B{长期/短期?}

B -->|长期| C[FBG光纤或振弦式]

B -->|短期| D[应变片或DIC]

C --> E{环境腐蚀性?}

E -->|高| F[光纤+IP68封装]

E -->|低| G[振弦式]

D --> H{需全场数据?}

H -->|是| I[DIC光学测量]

H -->|否| J[电阻应变片]

总结建议‌

优选方案‌:重庆等高湿腐蚀环境,‌分布式FBG光纤监测系统‌(寿命>10年)+ ‌无线传输‌。

经济方案‌:‌振弦式传感器‌关键点布设 + ‌季度人工挠度检测‌。

红线预警‌:应力超材料屈服强度30%或跨中挠度>L/180,需立即卸载加固。

案例参考‌:重庆某数据中心采用FBG监测系统,在2023年暴雨季提前预警支架锈蚀导致的应力集中(超阈值22%),避免桥架坍塌事故。监测成本仅占项目总投资的0.3%。